秋意渐浓,山城的夜晚伴随着微凉的风,街头的灯笼摇曳生姿,把居民们的脸庞染上一层暖色。不远处,一轮明月悬挂在天际,宛如一枚银盘,让刚过去的中秋氛围仍旧绵延在空气中。但与往年不同的是,今年的中秋,山城的百姓们有了更多的话题。
“听说了没?那个一直在背后搞鬼的师爷,终于被抓了!”街边茶馆里,一名常客露出了得意的笑容,声音中带着几分抑制不住的兴奋。
“哦?怎么回事?”另一位搓着手,好奇地凑了过来。
“陈青龙他们可算是洗脱了冤屈,那师爷居然想栽赃他们,结果自己落个劳作半年的下场!”常客得意地晃了晃手中的茶盏,仿佛这件事情就是他的战果。
而在城的另一侧,陈青龙的裁缝铺里,灯火通明,几名工人正忙着为客人量身定做衣物。陈青龙站在门口,看着街道上络绎不绝的行人,心中感慨万千。
“青龙,我们的盐铺现在是越来越有名了,你看这些人,不少都是冲着我们的盐来的。”高文景笑眯眯地走到陈青龙身边,拍了拍他的肩膀。
陈青龙点头,“这都多亏了大家一起努力,特别是你,文景,管理得井井有条。”
两人正说着话,刘世然急匆匆地走了过来,“陈老板,不得了,我们客栈的厨子用你的盐做的菜,现在成了整个山城的话题,每天都是客满!”
“哈哈,那是必须的!”陈青龙笑着回应,眼神中闪过一丝自豪。
就在这时,韩若如和小梦笑着走了过来,她们手里提着一篮子刚出炉的点心。韩若如看着陈青龙,眼中满是温柔,“青龙,这些是给你和文景的,尝尝我们的新品味道如何?”
陈青龙接过篮子,散发着香气的点心让他忍不住赞叹,“若如你的手艺真是越来越好,小翠的裁缝铺和你的点心铺,现在可是我们山城的金字招牌。”
“都是青龙你的功劳。”韩若如轻轻抚摸了陈青龙的脸庞,“没有你,我们哪里会有今天?”
陈青龙紧握住她的手,感慨道:“其实我只是做了应该做的,真要说起来,能在这样的时代,遇到你们这些朋友,是我的幸运。”
天色渐晚,一群人围坐在客栈的大厅中,笑语盈盈。李承轩、师爷、刘县令这些人的阴谋诡计暂时没有办法再涉足山城。没有了他们的干扰,陈青龙和他的朋友们可以安心地经营自己的生意,而山城的百姓们也可以享受到更加美好的生活。
“来,为了我们的友情,为了山城的和平与繁荣,干杯!”高文景举起酒杯,喜悦之情溢于言表。
众人纷纷举杯,欢声笑语中,他们知道,在那个满是变数和挑战的时代,能够守护彼此,共同前行,已是最大的幸福。而山城,这个他们深爱的地方,迎来的短暂的和谐。
陈青龙微微一笑,挥别了一席欢声笑语。他心中满是激动与计划,但表面上却是一派从容。夜幕如墨,星辰点点,清风送爽,山城的夜,宁静又祥和。他沿着石板路快步行走,心中默默思索着接下来的对策。
师爷的败落,给了山城一丝喘息的机会,也给了他一个扩展影响力的绝佳机遇。刘县令虽仍握有权柄,但缺了师爷这只眼线和爪牙,必定如独腿之鹤,行动不便。
走过一段曲折巷弄,陈青龙到达了韩县令的宅院。他轻轻吹了声口哨,一只灵巧的小猫从草丛中窜出,蹭了蹭他的裤脚,仿佛在欢迎他的到来。他微微一笑,抚摸了一下小猫,然后向门房的老者点了点头。
“通报一下,说陈青龙求见。”陈青龙的声音低沉而稳重。
老者连忙行礼,转身进了宅院。不一会儿,他回来,脸上带着笑意:“县令大人请进。”
陈青龙步入书房,看见韩县令坐在书桌后,正埋首于堆积如山的公文之中。听到脚步声,韩县令抬起头,看见陈青龙,顿时眼中闪过一丝惊喜。
“青龙啊,这么晚了,有何贵干?”韩县令站起身,热情地迎了上来。
“县令大人,我有些想法,想和您商量一下。”陈青龙恭敬地行了一礼,然后坐到了对面的椅子上。
“哦?说来听听。”韩县令示意他说话,自己则倒了两杯茶,递了一杯给陈青龙。
陈青龙接过茶杯,深深地吸了一口气,然后认真地说道:“如今师爷已受罚,刘县令也失去了一双眼睛和一只手臂。在这半年之内,山城可以说是一片空白,等待着重塑。”
“你的意思是...”韩县令眉头微挑,似乎已有所觉。
“县令大人,您是山城之主,拥有赢得百姓信任的机会。师爷的贪腐已经让民众失望,如果能有所作为,改民生,必能赢得人心。”陈青龙语气坚定。
韩县令点了点头,神情间透露出几分认同,同时也有几分迟疑,“青龙,你说得不错,但是要知道,刘县令尽管暂时失势,他的根基依旧牢固,我...”
陈青龙打断了他的话:“县令大人,刘县令的根基虽深,但无根之水终究难以成海。只要我们趁着这个时机,稳固自己的基础,他就算想要反扑,也必然力不从心。”
韩县令眼中的迟疑渐渐消散,取而代之的是一股坚定。“青龙,你说得有理。那你觉得我们应该从何做起?”
陈青龙微微一笑,他知道韩县令已经被说动了。“从最基本做起,治理水利、修桥铺路、减免税赋。让百姓感受到县令的恩泽,让他们知道,有了一个真正为他们着想的官员。”
韩县令紧握拳头,眼中闪过一丝光芒,“好!我会立即着手安排。青龙,有了你,我更有信心了。”
两人相视而笑,坚定的眼神中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与期待。在那宁静的书房里,他们策划着山城的未来,一场改革的序幕,就此拉开。